领域介绍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物种。保护野生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就像撑开了一把保护伞,不仅保护着大熊猫,还保护了与之共生的其他生灵,如扭角羚、金丝猴、朱鹮、林麝、小熊猫、血雉等,也保护了与数亿人生存息息相关的森林和湿地等生态系统。


2016 年9 月4 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的最新版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将大熊猫的等级从“濒危”调至到“易危”。

这一新的评定结果证明了人类可以通过多方协调、携手努力,来保护地球上不断降低的生物多样性以及面临灭绝危险的野生动植物。大熊猫的成功保护经验也可以贡献于全球其它地区、其它物种的保护,亦是人与自然新共识的落地示范。不过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大熊猫的生存依然面临栖息地破碎化、人类活动干扰等问题。野生大熊猫保护依旧在路上。

打造全球首个大熊猫友好型认证标准——为解决野生动物保护和偏远地区社区发展的矛盾提供方案

2018 年10 月26 日,全球首个大熊猫友好型认证标准(Panda Friendly Certification)在四川成都正式发布。

这是OPF 与WWF 合作,基于WWF多年大熊猫保护经验所提出的创新性保护尝试。它标志人人可以通过购买大熊猫友好型认证产品的方式参与野生大熊猫保护,它将保护扩展出保护区和专业保护人员,它倡导关爱旗舰物种、也关爱社区百姓。

2019 年10 月27 日,OPF 与WWF再度合作,联合京东在国际熊猫日当天发起大熊猫友好型企业联盟。联盟聚集了一批对大熊猫栖息地农林产品感兴趣,并关心保护事业的企业。企业联盟将努力在野生大熊猫分布区推广大熊猫友好型认证标准,借此推动大熊猫栖息地当地社区以可持续的方式来利用自然资源,助力社区脱贫致富。

“林场联盟”

守护保护区外的大熊猫

2019 年,OPF 与合作伙伴们一起支持“四川省国有林区、国有林场大熊猫保护联盟”的建设。2019 年5月,联盟成功扩展到了甘肃省和陕西省,提升为全国性质的国有林区、国有林场大熊猫保护经验交流平台,推动了全国自然保护区外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截止2019 年底,联盟已成功吸纳12 家国有林区、国有林场成员,覆盖30多万公顷野生大熊猫栖息地和约240只野生大熊猫,占全国野生大熊猫总数的13% 以上。


最新动态 查看更多
地球合伙人大会六周年,聚力同行,共护生灵
2025-04-23
2025年4月22日,第56个世界地球日之际,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于上海中心蔚来牛屋举办地球合伙人六周年大会,以“聚力同行,共护生灵”为主题,汇聚“地球合伙人”代表、公益组织、企业代表等,共话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实践,并发起企业地球合伙人倡议,期望不同企业类型能够加入到企业地球合伙人中。
“舌尖上的骄傲” 中国城市餐饮业减少食物浪费试点总结
2025-03-26
减少食物浪费是我国重要的社会风尚及政策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采取立法和综合监管、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减少餐饮企业(以下简称“餐企”)食物浪费,是餐饮产业绿色发展的一次重大变革。在欧盟“转型亚洲”项目支持下,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牵头实施的“舌尖上的骄傲”项目,在深圳、杭州、三亚、北京和昆明5个城市开展试点,旨在通过实施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行为工具等措施,助力中小微企业实现减少至少10%食物浪费的目标。本报告通过交流访谈、数据分析、案例展示、经验分享等方式,综合分析了50个试点餐企减少食物浪费的主要做法、成效和经验。
2024国际熊猫日“自然向好”主题活动在全国各地展开
2024-10-30
十月的北京建国门外大街,一个别致的蓝色熊猫霓虹灯亮相在银泰中心大楼的立柱,成为北京朝阳国际灯光节上最活泼而亮眼的一抹都市之光。这个金秋时节,熊猫很忙!——值此一年一度的“国际熊猫日”到来之际,在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的支持下,十余场由一个地球主办的以“自然向好”为主题的活动正在全国各地展开绿色接力。
守护野生大熊猫
上线时间:
守护熊猫家园,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熊猫和谐共生。
点亮东北虎回家之路
上线时间:
东北虎是全球最濒危的物种之一,修复与改造东北虎及其猎物的家园,增加野生东北虎食物资源。
共同守护濒危物种
上线时间:
留住濒危物种,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
用教育守护濒危物种
上线时间:
为了更有效地守护它们,除了协助在地专业团队开展对濒危物种的巡护监测和救助等工作之外,我们正通过多元的教育的方式,提升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濒危物种的了解与关注,将保护理念和行为渗透公众日常生活,形成真实力量。